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协会新闻    厦门·三门峡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暨技术协同创新交流活动

厦门·三门峡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暨技术协同创新交流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两会“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及《三门峡市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实施方案》部署要求,3月19日上午,由三门峡市环境保护协会联合陕州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管委会、三门峡市生态环境局第二分局主办的‌“共筑绿色丝路·赋能生态未来”厦门·三门峡环保技术协同创新交流会‌在陕州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管委会隆重召开。三门峡陕州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赵勇、三门峡市生态环境局第二分局局长薛强虎、三门峡市环境保护协会会长赵通新、厦门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方富林、原秘书长林秀莉出席会议,厦门、三门峡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三门峡市环境保护协会秘书长沈艳主持。

高位推动共谋绿色发展

活动伊始,三门峡市环境保护协会会长赵通新致欢迎辞,强调以技术创新驱动环保产业补链强链,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标杆城市建设。

三门峡市生态环境局第二分局局长薛强虎结合全国两会精神,提出“深化政企协同,推动降碳减污技术落地”的工作方向。

厦门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原秘书长林秀莉表示,两地合作将为区域环保技术协同创新注入新动能。

陕州区管委会副主任赵勇强调化工园区实现绿色转型、节能减排对于区域环境质量提升和产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借此次交流活动,凝聚各方智慧,形成经济发展、项目招引、优势互补合作合力。

技术赋能破解行业痛点

在专题分享环节,厦门与三门峡两地企业聚焦环保技术难题展开深度交流。三达膜以“工业废水处理及资源化”技术为切入点,提出废水循环利用的低碳解决方案;厦门中创展示“超净滤料在电力行业应用”案例,破解高温除尘效率瓶颈;澳升泵业、厦门科唯斯分别从泵能效提升、空气过滤器优化角度,为工业节能降耗提供新思路。上海凯泉“智水无界”生态赋能方案、中催环境“分子筛+绿岛”吸附技术等创新成果引发热烈讨论。并针对化工园区普遍存在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

同日下午,由三门峡市环境保护协会联合三门峡市生态环境局第三分局组织的‌绿色转型标杆企业考察暨交流座谈会‌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启动。厦门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方富林率技术团队,深入三门峡市清洁生产与资源循环利用标杆企业,实地观摩污染防治创新成果,并通过座谈会共商技术协同长效机制,就环保技术落地应用展开深度对接。

实地观摩,见证转型成效

考察团首站走进开曼铝业(三门峡)有限公司,在集中控制室查看氧化铝生产智能调控系统,于煤气站了解了脱硫系统;在大唐三门峡发电有限公司,重点考察了中水回用项目;河南中原黄金冶炼厂展示的贵金属回收流程绿色工艺,彰显循环经济标杆示范效应。厦门企业代表高度评价三门峡在污染防治与资源高效利用领域的创新成果,称其为“可复制、可推广的转型范本”。

‌座谈共商,深化区域协作

在河南中原黄金冶炼厂会议室举行的座谈会上,围绕工业废水处理及利用、工业废气治理与提升、降碳减污技术应用与升级、多行业减排案例、赋能绿色生态等先进技术开展交流。两地协会领导表示,将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推动考察成果转化为实际项目。

三门峡市生态环境局第三分局副局长张硕总结指出,本次活动通过“实地看、现场学、当面谈”模式,有效打通技术供需对接堵点。将以“厦门-三门峡环保产业联盟”为载体,深化跨区域产学研联动,搭建长效合作对接平台,推动人才、技术、数据等要素资源互通共享,持续提升产业链协同创新效能。

厦门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方富林表示通过本次参观交流活动,希望后续厦门协会与三门峡协会之间能够增进互补、增进交流,增进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本次交流会为厦门与三门峡环保产业协同发展按下“加速键”,标志着两地环保技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格局迈入新阶段。更通过政策互鉴、产业链互补、数据互通三大机制的完善,为跨区域环保产业协同提供了可复制的“山海协作”范式,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东南沿海技术创新的双向赋能驶入快车道。